來源:來源:中國科學報
作者:網絡
近日,浙江溫嶺曝光的“價值千萬新校車閑置荒地一年”的新聞,引發社會廣泛關注。去年,安徽駐臺州商會考慮到溫嶺民工子弟學校多,且多缺乏規范化校車,決定成立校車服務公司。在取得當地教育局口頭同意后,他們購買了52輛符合國家標準、單價30萬元的全新校車,但在準備上路運行時遭到教育局反對。教育局稱,該公司未審批先購車,系違規操作,而且當地校車市場已經飽和,這些“冒牌校車”不許上路。這導致52輛嶄新的校車閑置在荒地之中,變成“路人公廁”。
近年來,校車安全事故頻發,一度引發社會各界憂慮。2011年11月,甘肅省慶陽市榆林子鎮發生貨車與幼兒園接送校車相撞事故,導致21人遇難;2012年12月,江西貴溪市濱江鎮一輛幼兒園校車墜入池塘,11人死亡。這些事故發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校方缺乏合乎安全標準的校車,多用面包車、小貨車充當校車。
基于此,國家制定了《校車安全管理條例》,對校車的各項標準進行嚴格規定。但因財力所限,目前全國各地的中小學校車數量仍很缺乏。從這個角度來說,商會自行購買高標準校車,為民工子弟學校學生服務,本是善事一樁,理應鼓勵和提倡。但為何這么好的校車,卻無法投入市場呢?
當地教育部門的說法是該公司不規范,其次是“校車市場已飽和”,但事實并非如此。多個民工子弟學校的校長先后對外表示,他們一直都沒有校車,教育局曾承諾將商會的新校車分到各校,但最后卻逼迫他們簽署“不需要校車”的承諾書。因此,并非當地不需要校車,而是有關部門出于自身考慮,不愿意讓校車投入運營。
作為民工子弟學校的主管部門,不想辦法解決學校需求,反而對想提供幫助的校車服務公司置之不理,甚至拒之門外。這樣做不但讓學校和商會寒心,也讓眾多學生及其家長寒心,更讓廣大關注校車安全的社會各界寒心。
當前,中央正在大力提倡簡政放權。校車的安全運營固然是有關政府部門監管的重點,但在其無法提供更多校車的情況下,讓市場力量解決學校及家長的切實需求,應當是有關主管部門積極推動的事情。簡化審批程序,加強安全監管,這兩者并不違背。如果當地部門出于監管困難的考慮而不讓校車上路,則屬于一種不作為的“懶政”,理應及時糾正。如果是出于其他個人恩怨或利益因素,其做法更加不可取。因此,上級教育部門或當地政府應積極出面協調,讓這些閑置超過一年的校車早日上路,盡早發揮其保障學生出行安全的作用。
1、凡本網注明"來源:本站"的所有作品,版權均屬于校車網,未經本網授權,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、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"來源:www.p5555ww.com!"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2、凡本網注明"來源:XXX(非校車網)"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3、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,請在30日內進行。
※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:master@xiaoche001.com